此次疫情不会对初试时间产生较大影响,日前,广东省、吉林省、湖北省、宁夏省发布最新防疫政策。


最近多地又出现了

疫情反复的情况

这情形简直和去年临近

初试时如出一辙啊!

不少考研党也难免会心生疑惑

22考研需要提前隔离吗?

考前需要出示健康码和核酸检测报告吗?

健康码变黄、变红还能参加考试吗?

22考研会延期吗?

一起来看看吧

广东省


1)除身体原因等特殊情况外,建议所有考生积极主动接种新冠疫苗。尚在外地的考生应在考前14天及时返回考点所在地市,并按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和规定进行管理,以免因疫情耽误考试。

2)所有考生须在报名前主动注册粤康码,同时关注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微信公众号。

3)12月11日起,所有考生均须进行考前14天自我健康观察,每天如实在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微信公众号“办事服务”——“健康上报”中提交本人健康状况和行动轨迹等相关信息,如实填写考前14天个人健康信息申报表,并在参加每场考试时提交考点工作人员。

4)未按要求注册“粤康码”和申报个人健康信息的考生须提供考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参加考试。
 


吉林省

1、来自疫情中、高风险地区考生要提前报告,并为执行现居地和考区所在地政府的防疫规定预留出充分时间。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来吉或居住在本省中、高风险地区考生在现居地或离开居住地区参加考试,均需执行当地政府的各项防疫规定。考生本人要提前了解政府关于出行、隔离、检测等相关防疫规定,为执行相关规定预留出充分的时间,保证能够按时参加考试。

2、做好自我健康监测。从考前第14天开始,所有考生需下载、填写《吉林省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健康监测卡》(详见吉林省教育考试院官方网站,请考生自行下载打印),填报个人身体状况。

3、考生需自备口罩,所有考生需通过微信小程序下载吉事办、注册获取“吉祥码”(具体下载说明可详见吉林省教育考试院官网)。所有考生进入考点时需出示吉祥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并主动接受入场检查。考生应主动接受体温测量,体温低于37.3℃方可进入考点。

4.请考生在12月1日后随时密切关注吉林省教育考试院官网和各报考点当地政府、考试机构发布的相关信息,我们可能根据疫情发展需要随时调整防疫组考措施。

(图片来源:吉林省教育考试院)湖北省

《2022年湖北省硕士研究生考试网上报名须知》中要求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国家教育考试组考防疫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型活动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考生应注意以下事项:

1.考生应在考前检查本人健康码情况,确保健康码正常,考试入场时能出示查验。

2.考生须如实记录本人考前14天(12月11日-24日)的健康监测情况,填写《2022年湖北省研考考生健康考试承诺书》 , 并于12月25日上午第一场考试时交考点工作人员 。

3.考生考前应避免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遵守我省各地防疫措施,服从考试组织部门的疫情防控要求和安排,主动配合考点做好其他各项防疫措施的落实。如果考前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届时被报考点所在地要求集中隔离,或者有其他不遵守疫情防控要求的行为,可能导致考生不能按时参加考试。

考研可能会延期?今年考研需要提前隔离?多地公布最新防疫政策!-江西英豪傅睿教育集团

宁夏省

在宁夏教育考试院发布的《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宁夏教育考试院报考点网上信息确认通告》中要求:

为切实保障广大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平稳有序进行, 请考生从考前14天起,及时登录“我的宁夏”手机APP申领健康码并进行每日健康打卡,随时关注我区疫情防控相关政策要求,考前做好个人防护,注意个人卫生,非必要不外出,尽量避免前往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或国(境)外旅行、居住,尽量避免到人群流动性较大、人群密集的场所聚集。

考研可能会延期?今年考研需要提前隔离?多地公布最新防疫政策!-江西英豪傅睿教育集团

初试时间会推迟吗?

相信有了去年的前车之鉴,此次疫情不会对初试时间产生较大影响。从去年的防疫政策不难看出,当时各个考点的防疫措施做得非常到位:要求考生参加考试前14天坚持做好体温测量、中高风险区的考生需提供核酸检测证明、设置隔离式考场……

现阶段最好的对应措施就是“以不变应万变”。小伙伴们不必过度担心,调整好心态,按照学习计划一步一步来,无论初试是否会延迟,我们做好充分的准备即可。


如何做好科学防护?

由于疫情原因,建议大家在家/宿舍复习,尽量少去图书馆或自习室。如何才能做到科学防护呢?其实很简单:

1)戴好口罩,勤洗手。做好个人防护,养成戴口罩、勤洗手的好习惯。

2)保持社交距离。守好“社交一米线”,既为文明也为健康。

3)若非必要,不要远行。减少人口流动,不去中高风险地区。

4)不信谣不传谣。时刻关注权威信息,保持“科学心态”,不要听风就是雨。

5)理解与配合。理解防疫人员的辛勤工作,抗击疫情这场持久战要靠每个人的坚持才能赢。